《哪一天我們會飛》:每個「余鳳芝」的 「夢想」裡,都有「彭盛華」和「蘇博文」!

vol67-008

這是一部窩心的電影。

這是一個屬於香港人的故事。

這是一個尋找「蘇博文」的故事。

「余鳳芝」在尋找「蘇博文」,「彭盛華」也在尋找「蘇博文」,就連「蘇博文」在英國時的女友莉娜也嘗試透過紀念「蘇博文」的博客,以及一段不倫之戀來尋找「蘇博文」。「蘇博文」好比電影《情書》中的男藤井樹,他代表了一場失落的美夢,也是主角們已消逝的純真,更是像「玫瑰園」一般燦爛、卻短暫的Good Old Days。

「做人一定要有夢想!」這是「陸Sir」其中一句重點台詞,但他要求學生填寫的那份「夢想規劃書」,根本就是在打擊年輕人的「夢想」!也許,正如「蘇博文」所說的,「香港是一個不容許人發夢的地方」。

「蘇博文」是一個悲劇英雄,他好比希臘神話中,被太陽溶化了他那雙蠟造翅膀的伊卡洛斯(Icarus),夢想成為飛機師的他,在英國留學時,發現遺傳了色弱,難怪他自少繪畫的天空都是紫色的,大受打擊的他,從此患上抑鬱症,最後偷了一架私人飛機,展開了人生的最後旅程。就像「余鳳芝」所說的,「夢想,是你停止呼吸前,仍然堅持去做的事情!」「蘇博文」在停止呼吸前,他終於完成了飛機師的夢,只可惜未能完成對「余鳳芝」的承諾,帶領她環遊世界……

《哪一天我們會飛》,雖然不是由真人真事改編,感情卻更真摰,劇情也更動人。只因為,這是一個屬於香港人的故事!特別是出生於七十年代,經歷過移民潮,見證香港回歸的一代。「蘇博文」卒於2003年,也許是充滿玄機……

《哪一天我們會飛》的中文片名,重點是於一個字:「飛」。「飛」在這個故事中,也許具有雙重意義,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面。狹義的「飛」,包括紙飛機、水火箭、「飛行學會」、以及命名為「飛飛」的鸚鵡;廣義的「飛」,可以比喻為離開「香港」,或是離開眼前的困局,自由地飛往夢想的國度,甚至「登陸月球」!

然而,英文片名《She remembers, he forgets》,既充滿諷刺,更別有洞天!只因為「余鳳芝」早已忘記了「夢想」,更忘記了「蘇博文」!若不是同學聚會時偶然提起「蘇博文」,這個曾經對她非常重要的男孩,彷彿只是她生命中的一點漣漪。若不是發現丈夫「彭盛華」有外遇,她也不會返回母校去尋找「蘇博文」。相反,「彭盛華」卻一直沒有忘記「蘇博文」,只是將他藏在記憶深處,因此才會在上海跟「蘇博文」的舊女友莉娜一見如故,否則他如何在「蘇博文」的墳墓前重現中學時代的設計?他的記性差,或是刻意將記憶封印,乃是他投身社會後,作為「齒輪」的一種自我保護。開啟記憶之門的鑰匙,就是「酒」。導演黃修平特別客串了調酒師一角,絕非偶然,更是一記神來之筆。

也許,這部電影的真正主題是「忘記」。也許,有一種幸福,叫「忘記」。也許,哪一天我們「忘記」了,就代表我們已經不再年輕了,不能再「飛」了。

「余鳳芝」是幸福的,在她灰心失意時,可以重返母校的美麗校園,召回已逝去的美好時光,回味「蘇博文」對她永恆不變的真愛。也許,每個「余鳳芝」的「夢想」裡,都必須有「彭盛華」和「蘇博文」。一個陪你白頭到老,一個讓你回復青春。一個陪你腳踏實地,一個為你駕駛「鳳芝號」,伴你漫遊到處飛……

來吧!毋忘初心,再次起飛!跟「余鳳芝」、「彭盛華」和「蘇博文」一起「登陸月球」吧!

blogger-banner300x150-004

故弄玄虛 – 何故

作者簡介 何故,跨媒體創作人,集作家、編劇、影評人、文化策劃人、電台節目主持、以及大學講師於一身。正職吃火鍋,兼職搞創作。 何故專頁:何故火鍋館 http://www.facebook.com/dabianlu 

評論

評論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