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主席遭政治「暗殺」
從來都說政治是黑暗的。在利益面前,什麼江湖道義,什麼兄弟之情,什麼顧全大局,通通都是費話。立法會建制派WhatsApp群組洩密的炸彈,連我們政治智慧高人一等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都被炸得傷痕累累。面對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政治暗殺」,難怪曾主席都要寫下「玩乜」?
立法會政改表決「甩轆」收場,建制派表決前後的絕密WhatsApp群組對話全面曝光,披露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於政改表決前關鍵三小時猶如半個「指揮官」,多次對建制派議員「教路」及「提水」。事件曝光後,泛民主派指曾鈺成違反政治中立,其中人民力量促請曾鈺成引咎辭職,否則不排除對其提出不信任動議,曾鈺成即時「拆彈」,為參與群組對話「添煩添亂」向建制派道歉,又對未先徵詢泛民主派議員而轉告其行動予建制派道歉。但是,有政圈中人形容,今次事件可能令曾主席近年辛苦經營的中立公正形象一鋪清袋。
其實,曾主席擔任立法會主席以來,很少聽到有泛民主派的議員指責他主持會議不公,相反,建制派議員對曾主席過於寬鬆的投訴,就不絕於耳。因此,就以這次事件來投指曾主席不公,實在是對曾主席不公道。
還記得,曾鈺成競選主席一職時,曾公開承諾的三不﹕不投票、不參加民建聯黨團活動、不發表政見,偏偏沒有包括政治中立。曾主席個人在政治上並非中立,是眾所周知的事。他是民建聯創黨主席,也以民建聯的名義參加立法會舉選。選他當主席,並不是要他在個人政治取向方面放棄中立,而只是要求他主持會議時中立。事實上,曾主席這幾年確實沒有「主持會議不公」,他在主持會議時還是謹守會議規則的。就以事件曝光後,泛民主派只是輕描淡寫地只提出三點要求,包括要曾鈺成建議如何不再犯上此等錯誤、承諾恪守政治中立、及向市民道歉,可以知道泛民主派是多麼地忍手。
既然連泛民主派都不太想「搞」曾主席,而公開WhatsApp群組對話,明顯是會令曾主席受到責難,甚至是形象大「插水」﹔而手握這些對話的,又只能是建制派中人,有那位建制中人與曾主席有這麼大的「仇口」﹔又有誰可以讓那張十分有個人立場的報紙,願意充當「殺手」的角色呢?
正如一些經典的偵探故事教導我們,誰人因此而獲得最大的利益,誰就是「兇手」。假如我們用排他法,誰人策劃「暗殺」我們的曾主席,不是很清楚嗎?
劉言流語 – 明言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