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的啟示

vol68-003

前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的一番「兩化」論,為香港社會帶來極大振盪。難得的是,香港政界這次似乎是看到危機,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等,紛紛以他們的手法,捍衛香港的價值,就連公民黨主席梁家傑都指出,陳會長的言論,令到香港政界出現難得的團結。

陳會長今次以「為了香港未來的發展」為題,月旦香港的政事。陳會長在發言中雖然強調香港的法治和自由等核心價值,一直都是香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但是,他以香港未有「依法實施『去殖民化』」;又指「去中國化」的殖民地主義者「死灰復燃、氣焰囂張」;「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使得『一國』之下的『兩制』都受到傷害」。他這一番話,令人覺得他有點「離地」,未有掌握香港的實際情況。

平心而論,陳會長作為少數幾位內地主理香港事務的官員,在香港回歸過渡的過程中,全程參與。他在回歸前,就直指香港社會福利開支過大會導致「車毀人亡」,直到今天,仍然不時有人重提「車毀人亡」論。可以說,他們幾位主事的官員,如魯平主任、周南社長,等,他們的職業生涯最重要的時刻,都是在負責香港回歸的工作中度過,因此,他們對香港的感情,的確是無從置疑的。

他們眼見香港回歸以來,香港社會似乎存在一種傾向,在涉及到「一國」的原則問題上未能正確對待中央在港的憲制角色、地位和權力。特別是近年來,本土派勢力崛起,少數本土勢力激進分子更在活動中打出港英殖民政府時代的「龍獅旗」,如果把這種極端對立、對抗的行為稱之為「去中國化」或「戀殖民化」,也說得過去。

問題是,今時今日的政治生態,已並非回歸時代的政治生態,如果再用當日的「老黃曆」來處理今日的問題,不幸的說,只能是添煩添亂。還記得,政改方案被否決後,行政長官梁振英就明言,希望社會的焦點重回經濟發展及民生議題上,事實上,在面對區議會換屆選舉之時,建制派更不應主動挑起政治議題,以免為政治對手提供「彈藥」。

就在前不久,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超然」論,在香港社會已經引起相當爭議,建制各劾正忙於「降溫」及「救火」之際,陳會長再拋出「兩化」論,更有甚者,《人民日報》在同一日,罕有地發表強硬的評論文章,指中國只要深入推進改革,就不用擔心香港富商李嘉誠一旦撤資之後無資本進來,不應自降身份挽留。

上述事件,如果單單是某一事件,隨時都可以自圓其說,但是,目前是一套組合拳打出來,究竟是中央改變了對香港的政策,還是所謂內地的派系之爭,有人要搶奪話語權,就有待事件的繼續發酵。

blogger-banner300x150-009

劉言流語 – 明言

作者簡介

評論

評論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