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選的退與進

 

選舉的本意在於擇善而推舉,但在實際操作上,則卻是候選人之間的捉對廝殺,所爭者就是要較對手至少多一票,甚至如美國總統選舉般,只要策略等宜,隨時「輸票贏大位」。因此,有意參選者的退與爭,「紅綠燈」只是藉口,心中有否Plan B,以及預設旋轉門,才是政治手腕高低的標準評分。
政治沒有水晶球,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今次選委會是各方集齊人馬的力爭焦點,但除了ABC(Anyone But CY)之外,竟然沒有第二個議題。至於特首選舉,亦竟也是ABCNBC(No One But CY)之爭,全屬細眉細眼的個人恩怨。好喇!CY一記「不愛江山愛家人」,選委選戰即時失焦,特首選戰更是「豬羊變色」,有人不知怎拉票,有人反口穿征袍。說穿了,大家都仍停留在「因言廢人、因人廢事」的民主初階,還奢談甚麼「真‧普選」!
CY因家事放棄連任是突發,政客短視才是深層次的問題。畢竟,參選的目的應是自認賢能善,會為香港作出多大貢獻,而不是僅求DQ某一人,這太小家窩囊了! 可惜,一眾泛民在CY宣示引退後,拿不出新說法,由此昭示泛民選委是進是退,都與港人福祉無關。
至於一眾特首參選人,出現早前聲稱不選今又反口選、想衝紅燈又裹足的尷尬,全因當初的計算太功利,用權用到盡、面子也取到足,但大家滿意嗎?要稱職做特首,「紅綠燈」是最基本的要求,能否預設Plan B?能否因勢應變?才是參選進退的真考量!

評論

評論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