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次元的文化革命
香港從六十年代開始進入電視普及化的新世紀,日本文化透過電視節目,從小培育孩子長大,那個年代開始了漫畫及動畫的根。及後港漫從日漫脫胎而成,加上日本動漫及八十年代普及的電子遊戲,新一代年輕人的次文化漸漸建立。我們不再跟上一代只追隨傳統的普及文化,更積極靠攏多采多姿的次文化,到了我的下一代,跟國內青少年都相近,從ACG發展出來的二次元文化,影響的經濟層面更廣闊。
漫畫、動畫、網游到手遊,再透過網路平臺如QQ、YY、微信、微博、陌陌等,整個二次元文化體系結構完整,徹底跟傳統文化及普及文化割裂。你不妨問問任何一位父母,只要他們有個二十餘歲以下的孩子,且看看誰個能跟下一代在文化愛好上作溝通?孩子們無時無刻低下頭來玩手機,跟朋友傳訊息,你能看得懂那些內容嗎?你能明白孩子的審美判斷嗎?孩子們在異世界中如何思考人生?嗯,其實你全不懂,所以父母永遠闖不進下一代的思維世界,孩子的價值觀跟上一代截然不同,兩代人同屋卻如同陌路相逢。你要教育孩子,卻不明白下一代的消化基因已異變,二次元文化革命形成的代溝,已隔絕了你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魔法存在的虛構現實世界,我們稱為“異次元”,漫畫或動畫中的世界為“二次元”,現實立體空間為三次元。二次元審美中的人物都帶有“萌屬性”,標籤分為性格、髮型、嗜好、表情等, 在二次元利用萌化、少女化、擬人化的手段,軟化了現實世界冰冷的運行法則,帶有強烈的遊戲感和青春烏托邦色彩。因為這個虛擬世界慰藉了他們的心靈,徹底擺脫了現實中的主流價值觀,離開了現實中的種種壓抑、愁困,故此新一代都陶醉於二次元世界裡。
次文化或二次元文化都有反叛、積極、主動、對抗等共同意思,在數碼科技推動下,互聯網成為推廣的高速公路,龐大的二次元文化商機一浪高於一浪。你可能知道有遊戲策劃收入豐富,但達到數千萬年收入大概難以想像吧?你可能聽過YY,但每年酬金逾2000萬的秀場主播,你也許聞所未聞吧?
一位16歲的少女在數千粉絲呼喊中登場演唱,她身高1.58米,有標誌性的蔥綠色長髮,她叫初音未來,是一個日本虛擬偶像,是用三維動畫製作出來的,再利用全息3D投影技術於演場會中呈現,令現場粉絲反應瘋狂得難以想像。
嶄新的二次元文化,令孩子們疏遠傳統媒體,尤其疏遠國內呆板的電視節目,繼而建立了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手遊產業,催生了美拍、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當大家仍在疑惑《小時代》1-3集的成功因素時,更具代表性的《十萬個冷笑話》再一次衝擊電影市場,二次元文化正而煌之走進電影圈,新一代為屬於自己的新文化入侵而付費支持,他們正利用銀彈來改變現狀。
劉定堅從前是二次元文化創作人兼投資者,我經歷過被責駡、被歧視、被恥笑、被政府針對的種種打壓。從開始我要求劉鎮偉在電影中加波動拳招式的打鬥被拒,及後到他與周星馳在《功夫》中大量拷貝港漫打鬥,再見到Zack Synder在《Watchman》《美少女特攻》《斯巴達戰士》《超人:鋼鐵之軀》均在全球大放異彩,我清楚瞭解二次元文化精髓,正全面征服電影,為市場帶來清晰的全新大道。
我為甚麼常常恥笑國內的傳統影視大學?為甚麼經常揶揄那大群頭腦已老化的大導演?因為電影市場正面臨二次元文化革命,當國內手遊市場交易一年翻了三倍,還有誰膽敢忽視二次元文化革命的威力?可笑的是國內電影人又有多少懂得二次元文化?又有誰人瞭解、掌握當中的吸引力?
在TVB當編劇的年代,我把二次元文化內涵融入處境喜劇中,結果那個叫《蝦仔爹哋》的短劇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經典。從電視到漫畫、動畫及手遊、電影,劉定堅終於等到二次元文化世代來臨。要是你決心當個新世代的電影人,希望你看得懂這篇文章,記住啊,中國的二次元文化革命巨浪即將沖倒一切,改變既有規則,誰也不能抗拒、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