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是下一個藍海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在現今香港,相信有超過八成人都擁有一部或以上的智能電話,在這個產品市場上確是有著激烈的競爭。同時間,有很多人都在想下一個藍海應該是什麼,希望能早行一步,先佔商機。
近日,蘋果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冊了iWatch這個商標,而Bloomberg透露他們已僱用了一百個設計師在做相關工作,還不斷申請有關領域的專利。他們可能最快會在今年9月份的WWDC上公佈iWatch的功能和推出時間表。
全球各大科技巨頭例如三星、Dell、Sony、LG和飛利浦等都看中了穿戴式設備的商機,紛紛大推相關智能工具。Sony已於7月15日推出SmartWatch2。三星的Gear智能手錶,可以通過互聯網傳輸數據到電子記事簿、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Google除了在試用智能眼鏡外,也積極研發智能手套,指端上有攝影機、指南針、速度計和其他感應器,再配以處理器、記憶卡和上網功能。用家戴上後,只要動動手指就可點擊虛擬鍵盤來操縱電腦。不知將來我戴上這對手套後能否協助我做定位導航,幫我自動開車? 更甚者是中醫師可以遙距為我把脈。
百度剛於六月推出了國內首款叫咕咚手環的穿戴設備。只要戴在手上,你便可24小時記錄每天活動量及睡眠情況,上傳到百度的個人云端,隨時記錄察看自己的健康情況。
手錶比手機更強的原因,是你與它可以是零交流,自己在很多時候根本不用給它任何指令,它已能自動進行記錄和指定行動,做到人錶合一。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潛網空間 – 李婉明 Meg
作者簡介
一個從平面走到網絡工作,又教書,又寫專欄,再變成只有在潛水和在飛機上才不上網的人,閒時最愛講潛水講網絡。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meglee
微博: http://weibo.com/mugmeg
[/vc_column_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