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上R.l.P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關上機艙門,啟動引擎後,航機的乘客安全、病痛、生命、遇難逃生時的責任便由一班受過專業急救逃生的機組人員,包括機師及空中服務員負責。

情節就像電視劇衝上雲霄的劇情,在航班上會遇到各類型突發的事,空姐在航機上的角色除了送餐飲服務外最重要的崗位反而是確保每一位乘客的人身安全,確保乘客能平安順利抵達目的地。一班航班大約能載滿三百位乘客,乘客來自五湖四海,老弱婦孺均有;在幾萬呎的天空中行駛,氣壓氣流的改變,乘客的健康安全隨時受到不適應的威脅;小則頭痛、耳鳴、嘔吐、流鼻血、Air Sick,重則昏倒、心臟病發、機艙候群症、靜脈曲張、哮喘、發羊吊、中風、流產、自然分娩甚至突然死亡等等事件經常發生。作為空中服務員,前線的工作人員,我們遇上乘客安危問題時,處理要快速及時,否則會耽誤了搶救的黃金時間。

記得一班由香港往紐西蘭,航程約十個多小時的航班上發生了一件我畢生難忘的意外⋯當時我負責經濟艙,在降落前二小時我們開始準備派早餐給乘客用膳。途中看見一名老婦揮手示意,我馬上走過去回應。老婦叫我把坐在旁邊路口位的老翁呼喚醒,我轉頭一看,老翁臉色蒼白低下頭,心裡一恍,蹲下來輕拍他的手,有點僵硬,卻還暖和;我拍了幾下沒反應,用手指在他鼻頭感覺呼吸,手指涼涼濕濕的,千萬別相信拍戲的橋段,在機艙人多聲噪的地方,用手指放在鼻子下根本不能反應到人是否斷氣。失去知覺了,我馬上按照救援程序通知同事們協助拿取救援物品、例如氧氣筒Oxygen bottle、心肺復蘇器AED、通知機艙經理、call Medlink、呼叫在埸如有乘客醫生醫務人員可以協助⋯我和另一位同事合力把老翁搬離座位,移到機艙後面空地躺下、抬腳好讓血液回流心臟,同時立即進行CPR心肺復蘇法,首先揭開上衣,在心口的位置雙手重疊用力按壓2吋深30次接二口人工呼吸直至同事把AED儀器拿來啟動,可惜AED測驗不到他的心跳,試了三次也沒有生命跡象⋯

這個時候航班已開始下降紐西蘭,機艙經理亦已聯絡好當地醫療隊。我們沒有放棄搶救老翁,繼續人工呼吸按壓他的心臟,大家筋疲力盡便由其他兩位同事繼續直至航機降落。我看到由開始救援時老婦和孫子仍坐著在吃餐桌上的早餐,從沒有緊張心慌的表情,那種鎮定反而讓我心寒,親情是這樣的嗎?那怕是早有心理準備,離別一刻總會留戀不捨吧? 只見老婦偶爾回頭望一望,孫子一直在看電視機上娛樂節目,沒有查詢問候,一切理所當然,置身事外。或者是我不知道當中細情,或是我太過主觀偏激,總之到最後一刻也沒有見他們走過來看老翁最後一面。

返魂乏術了,機門一打開,當地的醫療團隊、警察已蓄勢待發,登機檢查落口供並當場宣佈死亡;同事間相擁而哭,大家盡了力,抱上一絲的希望因一句說話破滅了⋯看到老翁被搬上擔架抬走,走完了他的路,RIP! 一路好走,安息!

行內常有一些傳言,一些長居外地的長輩,回鄉探親後,心事放下了,在回程途中都容易離去安息,有點邪門!

有一些親身經歷特別深刻,腦子裡一直存在,每一個細節仍然可娓娓道來,這就是經歷製造細味回憶!

很多人以為空姐們的工作輕鬆,打扮穿著漂亮,賣賣笑派派餐而已⋯有些口舌刻薄的人甚至稱空姐"飛雞",甚為侮辱;希望那些目光淺薄又好事生非的人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不同行業都有不同操守、工作精神的成員,都值得尊重都有為社會貢獻。空中服務員受過專業訓諫,工作責任重大,敬業樂業的精神,應該值得鼓勵讚賞。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blog09

空姐心路導航 – 張文

作者簡介

就職香港某大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已有12年時間,現時職位是頭等客艙的Purser,我經歷了航空公司的高低起跌亦一起共渡過航空事業的發展進步。經常參與義工隊去外國探訪,及為公司拍攝一些宣傳影片。我希望藉著貴報專欄把一些空姐生涯中所見所聞、生活情趣與讀者分享!

[/vc_column_text]

評論

評論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