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立法會大樓 等於為佔中抹黑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立法會爆發歷來最嚴重的暴力衝擊事故,傷痕纍纍的立法會大樓除了揭示出香港政治生態越走偏鋒外,亦等於宣告和平佔中已經「死亡」。

佔中三子當日提出其「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行動時,社會上已有人提出質疑,指三子屬於「書生論政」,缺乏社會運動的實際經驗,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或組織操控整個行動,偏離原來的理念,甚至將香港帶入「死胡同」。

當佔中「商討日」「篩選」出三個同樣具有公民提名的方案時,「失控」的指責似乎越來越有事實根據,而今次立法會大樓外的衝突事故,更坐實佔中必有衝突的指控。
據傳媒報導,參與今次衝擊立法會大樓的人士,來自土地正義聯盟、左翼廿一、青年重奪未來、香港人優先、古洞北發展關注組和學聯六個組織。他們大多數都不是新界東北居民,部份是示威常客,經常參與示威集會活動。

事實上,引發今次衝擊事件的導火線,是政府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用作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前期工作。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可以說是源自港英年代的產物,部份人硬要將此計劃與中港矛盾拉上關係,實在很難說得過去。計畫的矛盾之一是收地賠償的問題,計劃肯定會影響現有居民,政府雖有賠償,但賠償額是沒有人嫌多的,所以有人希望增加賠償,當然也有人根本不想搬遷,問題是香港人都以「樓奴」形容自己,如果樓宇供應跟不上需要,受害的始終是香港人,因此,適度發展是必須的。

至於示威者使用的暴力手段,當然違法。不管他們聲稱的口號如何理直氣壯,又怎或如何響亮,使用暴力的、犯法的手段去作出政治行為,就要受到法律應有的制裁。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blog01

劉言流語 – 明言

作者簡介

[/vc_column_text]

評論

評論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