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電影成功之道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一部又一部質素低劣的電影,斬獲數億票房,令不少朋友瞠目結舌,令更多的資金從四方八面湧進電影圈,徬彿中國電影已進入了爛片時代,越爛票房越高,什至是那些自知能力低劣的廢柴導演,看見自己的垃圾作品大獲全勝,也驚呆難以置信。
數億票房的爛片,那些導演都不懂有深度、有層次的打燈效果,不明白攝影機運動原理,不瞭解VFX的廣泛應用,不知道設計節奏變化的方法,不清楚動作場面設計重點,還有Pre-Viz、Motion Control、三機立體拍攝、焦點轉換應用效果,dolly back時怎設計畫面變化,更深入的2人打鬥節奏理論等等,爛片呈現的是超低能劣等技法,像小學生的習作,但非常賣座,因此大家都問,究竟為甚麼市場那麼瘋?
之前我分析過2大原因,分別是檔期和娛樂藥的解說,暑期有大片《變4》及太多動畫片堆上畫,令觀眾選擇太少。因長假期年青人想看電影消磨時間,在沒有選擇下迫爛片大賣。此外中國民眾所受的各樣壓抑、壓力,比其他先進國家都更嚴重,導致大家必須吃藥逃避現實,電影及電子遊戲成為2大重要避世靈藥。再加上絕招保護月,中國爛片飛躍登天,這都是重要關鍵。
今天再為大家帶來另一重要解讀,延後利益之吐槽文化。看電影是一種舒適享受,但除了在戲院近2小時,靜心用眼、耳及精神感受外,爛片其實是有非常獨特的延後利益。我們看完爛片後,在大群朋友聚會中,可以掌握話語權,滔滔不絕在人前吐槽,成為大眾焦點,這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利益。人類是群居生活的動物,朋友之間的重視、注視,某程度上對自我價值有一定的肯定,是非常直接的精神享受。只要爛片本身有一定的賣點,宣傳具力度,身邊朋友或多或少已注意,你率先提起議論,在今天吐槽文化大盛下,身旁朋友得到第一手評論資訊,大家自然洗耳恭聽,因為這是每人決定是否購票捧場的關鍵。故此你的觀後感是受歡迎的內容,有些人憑這些頓然成為眾人目標,這就是很實際的延後利益。
這種感覺尤以年青人圈子為什,受人重視及注視,對17至25歲的群體極度重要,這些支持了票房收入逾70%的年青人,討論電影,大力吐槽,在過程中顯示了自己的獨特性,再加上獲得這種利益不用花費太多金錢及時間。越爛越有話題,低能的導演成了被恥笑的小丑,大家花費35元看小丑出醜,觀眾用硬幣狠狠扔向他,小丑卻因為有收入而高興,這實在吹漲 !
你的電影沒有年青人認同的特色,那就等同沒有賣點,在朋友堆前吐槽,大家都不關注,精神享受頓然喪失,那這部電影票房便會比爛片更差。今天的電影,觀眾追求的是出色畫面效果,但國產片絕對提供不了,大家都非常明白,只有好萊塢大片能達到他們要求,國產片嘛,只能退而求其次,一是看他的共鳴特色,第二就是看本土明星,加起來就是國產片僅僅能提供的賣點。 以前香港有一位導演麥當雄,他最懂抓住香港市場要求,用低成本拍香港人有共鳴的內容,一部描述十多歲少女賣滛的《靚妹仔》哄動全城,再來一部寫夜總會小姐生涯的《停不了的愛》又大賣,還有把全港市民關注的國內人到香港打劫內容,拍成《省港旗兵》,理所當然又超級成功,及後再搞60年代貪汚充斥香港的大毒梟《跛豪》,1991年上畫獲得勁誇張的3千8百多萬票房。所謂接地氣、具本土特色、有賣點,麥當雄的完美示範無疑極之出色。
故事很好、製作認真,這些都只是拍電影的基本要求,但絕對不是賣點,觀眾要的是賣點,只要賣點打中市場需求,創作及製作低劣也可能大賣,就等同開餐廳理所當然應該地方衛生、裝修和環境都不錯,但太多的店不及格,只因為東西好吃,還是客似雲來。
香港的麥當雄導演在90年代後勁不繼了,因為他開創了新賣點後,其他同行立即瘋狂拷貝,他沒有太出色的製作實力,結果漸漸給淘汰掉。反觀徐克拍了《倩女幽魂》,有笨蛋拷貝搞了部《金燕子》,結果當然是一敗塗地了。只有優秀的製作才華,才可能獨立成為永恆不倒的賣點,今天所謂優秀製作就是VFX,你抓不住這賣點,算是今天以爛片成功了,往後也必然走回當年麥當雄的路,隨時一竭不振、永不翻身。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堅定物流 – 劉定堅
作者簡介
三十年前創作《蝦仔爹哋》,開創盧海鵬無釐頭金句,創下處境喜劇神話記錄的劉定堅,八十年代轉戰烽火連天的港漫市場,創作了最輝煌年代的《中華英雄》,並成為極少數的代表,只憑藉創作人身份,建立個人出版企業《自由人出版集團》,創作並出版了包括《刀劍笑》、《超神Z》、《狄克戀曲》、《賭聖》等等大批經典漫畫作品;及後進軍小說市場,《刀劍笑新傳》開創了周刋武俠小說神話,憑逾百部作品打開了中、港、台三地市場,經過長時間投入電影及動畫創作及製作,年多前開始進軍國內影視市場,身兼編劇、導演、製作人及投資者四合一身份,繼續挑戰更複雜的龐大市場,延展創作生命。
[/vc_column_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