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亞視一個機會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香港真是無得靜,政治爭議未停,電視續牌又起風波,到底我們還有什麼是不用爭吵而可順利進行呢?
自增加電視發牌,話說可引入三個新競爭者,結果三選二,令最積極的香港電視出局,而其餘兩間經營者又磋商了好一段時間,還是沒什麼進展,其一個獲得免費電視牌照的老闆,更公開說這免費電視牌照其實沒有什麼作用,那他們到底是否有心經營,大家有目共睹。
至於弱勢的亞洲電視亦積極增加自製節目,希望獲得政府和公眾的支持,繼續獲得免費電視牌子,垂死掙扎。可惜!大家已用一個既有的方法去看免費電視續牌問題,亞洲電視一定會有點危機,但你想想,就算不發牌給予亞洲電視,這牌照空缺還會給與已出局的香港電視嗎?
個人認為電視台數目總是越多越好,觀眾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你可看看喜歡的劇集,我可看我最愛的綜藝節目、評論節目和時事節目,又或是音樂節目,我們為何要自割空間呢?不管你認為亞洲電視的節目是否合你心水,但總有一部份人喜歡,觀看三色台只是慣性,人云亦云而已,那如果大家尊重的選擇權利,那為何只能認為大台是標準?難道選擇電視台也有國際標準?我自問對政客不感興趣,為選票去討好選民,叫亞洲電視執了吧!大家有否考慮過在那電視台工作的800個員工心情嗎?他們也努力地用有限的資源,去做一些合乎經濟效益的節目,這些節目也是有捧場客的。再者,其實我們要考慮的,是香港政府有沒有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及政策,已不合時宜的廣播條例,令對台在長期不公平打壓下無法去競爭,沒有足夠廣告支持收入下,慢慢失去競爭力,這正是握殺電視台生存的幕後黑手,正是我們該關注的根本問題。
一個歷史悠久的電視台,有他的歷史價值,他曾經為無數藝人燃點演藝生命,培育了不少人才,為香港起飛發展,作出貢獻,令光影文化繼續得到保留。所以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發牌條件,廣播制度,能否提供一個健康合適的環境,令香港可容納不同風格的電視台,為多元文化的香港繼續得到發展,令創意工業繼續得到發揮,讓觀眾們有更多的選擇權利。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路人二打六 – 二打六
[/vc_column_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