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父在香港, 他會掛上什麼絲帶?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V1paper-vol044-blogger10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作為一個香港大學的畢業生,作為一個老師,作為一個基督徒,作為一個香港人,在學生正式罷課後,特別是警方施放87顆催淚彈來對付手無寸鐵和平集會的市民時,我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國父孫中山先生現時身在香港,他會掛上什麼顏色的絲帶?

1892年秋,貧農之子的孫中山先生,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的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之一),獲得康德黎(James Cantlie)教務長頒發醫學士證書,他先後在澳門和廣州等地行醫,醫德醫術受到人們稱讚,但他更為熱衷於政治,認為中國的弊病「皆不良之政治為主。若欲救國救人,非鋤去惡劣政府不可」。

現時香港很多人討厭政治,但孫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中早已定義:「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情就是政治。」國父也曾名言:「政治良否,視人與法。」1890年前後,國父就曾寫信給出使過歐美的同邑退休官員鄭藻如,提出倡導農桑、禁絕鴉片和振興教育的主張。與此同時,他也積極展開實際活動:團聚志士,結納會黨,聯絡防營,準備組建團體。

1894年初,國父與陸皓東回到翠亨村,起草了《上李鴻章書》。李鴻章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以興辦洋務聞名於世,還是西醫書院的名譽贊助人。國父希望得到李鴻章的支持,實行自上而下的中樞變革。《上李鴻章書》批評了封建苛政,指責了洋務運動「捨本圖末」,提出了「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近代化主張。然而,李鴻章並沒有理會。上書失敗後,國父對腐敗的滿清政府徹底失望,促發了他的革命觀念,驅使他踏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中國現在有許多青年志士,還是主張爭平等自由,歐洲在一兩百年以來,本是爭平等自由,但是爭得的結果,實在是民權。因為有了民權,平等自由才能夠存在;如果沒有民權,平等自由不過是一種空名詞。」國父這段名言,正好解釋了爭取真普選的重要性!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當有能力為千萬人服務時,就要為千萬人服務,當有能力為千百人服務時,就為千百人服務,只有能力為一二人服務,就盡力為一二人服務。」國父秉承主耶穌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教訓,一生以服務他人為己任,感動了無數有志之士,結果「國父革命11次起義,10次失敗,終於建立民國」。

「吾志所向,一往無前;百折不撓,愈挫愈奮。」面對政府打壓,甚至在英倫蒙難,危在旦夕,國父仍無懼無畏,因為「事功者一時之榮,志節者萬世之業。」而最重要的是,「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知。」

然而,國父身為一個基督徒,看見香港此刻黑白顛倒,對錯難分,有人被蒙騙而未明真相,有人被傷害而失去理智,有人為私怨而黨同伐異,有人為利益而泯滅良知,他也許會借用主耶穌基督的「十架七言」,就是主耶穌基督當日被釘在十字架上,臨終前所說出的七句說話中的第一句:「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來勸勉這些迷失的羔羊……

「逆天者必受殃,害人者終害已。」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因為愛,所以革命。」共勉之。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blogger-banner300x150-004

故弄玄虛 – 何故

作者簡介 何故,跨媒體創作人,集作家、編劇、影評人、文化策劃人、電台節目主持、以及大學講師於一身。正職吃火鍋,兼職搞創作。 何故專頁:何故火鍋館 http://www.facebook.com/dabianlu 

[/vc_column_text]

評論

評論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