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不做香港人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V1paper-vol047-blogger14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如果有得揀,你會選擇做香港人嗎? 若你處於八九十年代,相信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會! 事至今日,卻換來一個問話符號。

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一出生「香港製造」幾個字已經深深印在我們的的臉上,由於香港經濟起飛特別快,因此,大部分港人對殖民時期的香港發展而自豪。 我們80後更把李嘉誠當成人生目標,說真的,誰不想有朝一日成為李嘉誠?

「要做李嘉誠」,這句說話說著說著,說到2014,驀然回首,80後又有多少人能成為李嘉誠,只怕連李家誠都做不了。 貧富懸殊一日嚴重過一日,諗住窮盡青春,總能換取兩塊磚頭。可笑的是,花光一輩子都未必能成事。

政府經常說經濟向好,沒錯,對商家們當然有利,那麼龐大的自由行兵團作支援,銷售額怎會不好? 可是有幾多錢能流入年輕人的口袋? 最蝕底的又是80後,醫療科技進步,六十多歲的上司仍然有心有力不退休,結果80後在下面捱著捱著,捱到30出頭,仍然與新入行的90後或新移民爭取機會。

沒有經濟能力,希望尋求更公平的遊戲規則,年青人的訴求過份嗎? 不見得。只見到更過份的事時刻發生在四周:議員指鹿為馬﹑警察暗角招呼佔中者﹑官字兩個口的完美演繹…最過份是要求大部份年輕人放棄自由意志,用一輩子時間,去確保一少掫人晚年的生活「穩定」。

新移民尚能選擇是否到這樣的香港生活,但生於香港的你,一出生便烙印在香港,沒有經濟能力的話,我們連選擇的資格都沒有。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blogger-banner300x150-007

「倫」到我Say – Dylan 許栢倫

作者簡介

初出茅廬,投身記者行列,動新聞發揮創意後一年後,自以為靠把口可以搵食,轉戰電台,有否中伏還是未知數,現為新城電台節目主持以及新城數碼音樂台唱片騎師。

 

[/vc_column_text]

評論

評論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