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豈是池中物,一遇舞團便化龍!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據說這是馬榮成(馬Sir)在年近三十時,外號「董半仙」的術數大師董慕節對他的鐵板神數命書批句,馬Sir對此非常重視,他在創立「天下出版社」後的代表作品,就命名為《風雲》,主角分別是聶風和步驚雲,但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聶風和步驚雲的師傅,天下會會長──雄霸。
1989年,馬Sir自立門戶,開始連載《風雲》時,借神相泥菩薩之口,以「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九霄龍吟驚天變,風雲際會淺水游。」概括了雄霸一生的命運。前二句代表雄霸上半生的霸業得力於聶風和步驚雲的幫助,後二句卻是預言雄霸因為風雲而招致失敗,正所謂:成也風雲,敗也風雲。《風雲》第一部前半段,正是聶風和步驚雲對抗雄霸的傳奇,恩怨情仇之間,角色形象鮮明,劇情緊張刺激,打鬥激烈精彩,畫功精緻且別樹一幟,配合香港漫畫界當時的風風雨雨,交織出一部充滿話題性的高水平港漫經典。
馬Sir的成名作《中華英雄》,以清末民初為背景,主角華英雄本是一個被「賣豬仔」到美國的落難窮小子,卻遇上一連串的奇遇,練得一身好武功,終於成為一代宗師,打敗了一眾美國和日本的高手,讓中國人吐氣揚眉。《風雲》卻是一個幻想式武俠故事系列,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普遍認為故事疑似發生於中國的明朝,就像一般快意恩仇的武俠小說,起初的主線是「報仇」,其後風雲開始對抗外敵,包括第一部後半段的大奸角:東瀛無神絕宮的主人──絕無神、第二部的大奸角:二千年前為秦始皇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徐福」──帝釋天、第三部後的大奸角:「千秋大劫」的關鍵人物──大當家。某程度上,《風雲》在主題上延續了《中華英雄》的民族矛盾,可以被譽為充滿愛國情懷的次文化作品。
有趣的是,馬Sir的故事內盡見日本奸邪,本人卻對日本情有獨鍾,他當年融會貫通了日本漫畫的優點,畫風有別於港漫的傳統陽剛味,故此從云云同期漫畫家中脫穎而出,畫出彩虹,華英雄以自創的「中華傲訣」跟日本劍客無敵決戰於美國自由神像的「約誓一戰」,堪稱港漫歷史中的經典對決!《風雲》面世後,一直稱霸港漫江湖,三部曲角色繁多,除了雄霸,始終以風雲最受歡迎,如此雙男主角模式,近年在電影和偶像劇非常流行,《風雲》乃是先驅之作,對往後的同類故事影響深遠。
連載25年,馬Sir毅然在今年12月完結《風雲》第三部,為這個系列寫上完美句號,是一個令人敬佩的決定。香港舞蹈團將《風雲》搬上舞台,將港漫經典系列再昇華,也為當代藝術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是一次令人興奮的強強聯手。風雲跳出二次元,在三次元的舞台上,究竟如何跟觀眾進行互動?漫畫中飛天遁地的打鬥場面,多年來引起讀者無限想像,舞劇是在電影以外最能夠具體呈現這些天馬行空場面的媒體,排雲掌和風神腿等絕學,究竟如何在舞蹈中表現出剛柔並濟的威力?馬Sir跟香港舞蹈團的跨界合作,將會為香港漫畫界及藝術界帶來什麼衝擊?
筆者衷心期待並預祝:《風雲》豈是池中物,一遇舞團便化龍!
[/vc_column_text] [vc_column_text pb_margin_bottom=”no” pb_border_bottom=”no” width=”1/1″ el_position=”first last”]
故弄玄虛 – 何故
作者簡介 何故,跨媒體創作人,集作家、編劇、影評人、文化策劃人、電台節目主持、以及大學講師於一身。正職吃火鍋,兼職搞創作。 何故專頁:何故火鍋館 http://www.facebook.com/dabianlu
[/vc_column_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