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撬票 有何可恥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分批約見泛民立法會議員,著他們「唔好幻想中央會轉軚」,但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則批評,政府只邀請部分泛民議員會晤,引發外界聯想;而未會唔又未提條件便先放風,點名撬部分泛民票,操作「低莊」和「可恥」。 然而,兩陣博弈,爾虞我詐份屬平常,所謂「陷阱」和「可恥」,全屬小學雞式的失敗悲鳴。
政府今次逆向操作,對反對派不取寵、不利誘,更不用出現2010年的密室協議模式,一切攤在陽光之下。當然,這對被點名或遊說者,是一項無形的壓力,對於習慣以撒賴換利益的反對派,這是成功學行的艱難一步,但對香港整體來說,則是根除政爭亂象的關鍵一步。一子活,全局通;但一子錯,則全局皆落索。今天的香港,就處於歷史轉折的縫罅,最終是向前衝,還是向後退,就取決於眼前的進退。
其實,民主政改從來是要與時並進,既沒有起步標準,更沒有終極盡頭,所求的不過是持續向前走的動力,既可以是牛步式寸進,也可以是登天式超前,當中沒有對錯高低的區別,一切視乎社會現實和民意去向。
泛民爭取普選已30多年,過往可以年年忍,今天卻是寸步不讓,當中並非源自政治的頓悟或對理念的堅持,一切還停留在選票行先的森林法則。對於困處政治夾縫的泛民,我完全理解他們進退據的困窘,但絕不會給予一絲同情,皆因他們在政制民主、佔中,以致不合作運動的作為,全以港人福祉作為爭取政治利益的籌碼,非常不道德。今天佔中敗後要還債,我們沒有必要代分憂。
求是集 – 李明慧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