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左燈 向右轉
政治是充斥着陰謀的。最新一個例子,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早前的一篇文章,借路人甲與路人乙的一段對話,提到中央在香港政改的立場是「打左燈,向右轉」,引出了香港一部分人質疑中央是否真的想在香港落實普選的迷思。
故事是這樣的﹕有人猜測中央後悔當年給予香港2017年可以普選的承諾,因此,利用香港泛民主派凡是北京支持都反對的「基因」,一方面擺出通過政改是「硬任務」的態度,一方面又以寸步不讓的姿態,來對付手握投票權的泛民議員。當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問題是,我們的確只有一班空喊口號,政治「BB」班的泛民議員。泛民議員在人大常委會作出「8.31」決定前,錯失了多次與中央討價還價的機會,到中央幾度大閘落下,還在幻想中央會在最後一刻會有驚人的讓步,因此,在所謂政改談判的過程中,根本不見泛民的身影,可以說,泛民根本連談判桌都沒有座下,就被「三振」出局。
這就是我們的代議士的質素,他們至今仍然為保持自己的尊嚴而沾沾自喜,而對於如何為香港人爭取最大的利益,似乎真的是忘記了初衷。記得政務司司長李鄭月娥在政改方案公布後出席電台節目,有市民致電,以女性選擇夫婿為例,說一個「爛賭」,一個「爛滾」,一個「無能」,叫人如何選擇。林鄭司長的答覆是政改被否決,這種情況仍然會發生。司長的答覆其實並不徹底,事實上,如果政改被否決,按照目前的方法,相當於古時的「盲婚啞嫁」,女方有得選擇嗎?
我們站在絕大部分香港人的利益來看,有得投票總比沒有投票好。既然今次政改方案較以往是有進步,以精於計數的香港人來說,就應該「袋咗先」。當然,精於計數的香港人,往後還會繼續在立法會的層面,支持泛民的候選人,進入立法會來平衡行政機關。正如大部分人會支持建制人候選人贏出區議會的選舉,因為建制派區議員確實會為地區居民帶來「實利」,這就是香港人的小市民政治智慧,請泛民主派不會小看這種小市民的政治智慧。
劉言流語 – 明言
作者簡介
[/vc_column_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