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進軍荷里活是美夢還是噩夢?
DMG成功買來了《鋼鐵俠3》的中國發行權,之前又參與了哥倫比亞主投,製作費共三千萬美元的《環形使者Looper》。中影這大集團嘛,已積極投資六大片廠的電影項目,包括傳奇公司的慘賠作品《第七子》,《魔獸世界》還未公映,環球影業的《速七》則大獲全勝。湖南廣電大手筆投入十五億美元,於三年內參股獅門共五十部影片,上回在京碰到負責當合拍片的製片人,孫紅雷將到加拿大主演一部公路片,全中國正掀起一片㩗手好萊塢的熱浪。若再加上法國大導演Luc Besson的歐羅巴與上海基美影業多次合作,中、外電影合作巨浪襲來,已是不爭的事實。
中、外合作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好萊塢擁有壟斷電影世界的權力,從大明星到製片技術及國際市場,在意識形態上影響力深遠,同時也是不斷生金蛋的鳮。中國嘛,連續十一年票房增長逾30%,全地球坐亞望冠,當然是吸引好菜塢的最大關鍵。
投資好萊塢電影究竟是甚麼的一回事?首先必須讓大家理解,一般具規模的製作,這是有一個華爾街加好萊塢的投資模式,當中包含了B2B及B2C兩大部分,最終結合成低風險的投資項目。所謂B2B是在電影開拍前,先把部分海外版權預售,由於有了預售合約在手,只要通過有關專業服務公司,便可以把這部分變成債劵,向銀行進行低息抵押,從而獲得拍片所需的部分資金。故此投資者實際上負擔的資金大大減少之餘,風險亦隨之降低。
另一部分稱為B2C,是直接在某些未有出售版權的地區發行上映,每個地方的發行商已看到成片,有足夠資料衡量市場接受程度,所以一般片方可獲得比B2B更大的利潤空間。
運作一部好萊塢大片,當中涉及挑選劇本、修改劇本,拿著完整的劇本跟不同心儀演員洽談合作,當中有片酬、角色內容、檔期、製作條件、私人關係等等不少關鍵元素。同時負責項目的製片人又要談合適的導演,每個出色的導演對演員及劇本都有不同意見,製片人須分析對方意見,作出明智取捨。當然,整個團隊中的Line Producer、攝影指導、美術指導、特效團隊等等,都非常重要,必須小心選擇。
聘用每個人、每間公司、之前的版權商討、保險費用、銀行利息、發行條件…,每一項都是一場重要的談判,每一次都不容有失。投資好萊塢電影就是一連串的專業談判、一連串對你智商和情商的挑戰。
中國的投資方愛走截徑,他們只投錢,在最前端的源頭一擲千金,劉定堅可以輕易預見必然結果。別以為多了中國市場就容易賺錢,所謂好萊塢電影是攻打整個地球村的,因為餅變大了,所以在互相競爭下,超級大片將不斷提高投資金額,很快投資成敗的平衡比例,一定退回到從前那界線。也就是說,投資的風險沒有多少改變,這是自由市場經過激烈競爭後,所產生的必然定律。
投資好萊塢大電影,當多了一個中國市場,結論是甚麼呢?答案是製片人必須顧及更多他們從前不熟悉的元素,包括進口片與合拍片之間的微妙關係,廣電局審批內容,中國市場觀眾口味,中國獨特的營銷策略等等。製片人的壓力加重了,等同是風險也增加,投資者更難以安穩渡日。
我個人認為中國向好萊塢大量投入資金沒有太大意義,真正需要很多金錢的是中國市場,包括建立優良的電影學院,資助電腦動畫特效公司,補貼超級大片以鼓勵投資等等。好萊塢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出色的一流製片人,中國人走到好萊塢,從直升機灑下鈔票,並不能改變甚麼,唯有成為專業電影製片人才有意義。製片人才是建立及執行電影項目的核心人物,中國人能成為好萊塢大片製片人,中國電影業便前途似錦了。
整個中國電影圈中,只有兩位好萊塢專業製片人,一位是我的好朋友韓薇,另一位原來韓薇也認識她那大名鼎鼎的丈夫,IDG資本始創合伙人熊曉鴿先生。她就是曾獲得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九十年代初在美國修讀電影製片人大學課程,曾擔任《Pavilion of Woman》及《21&Over》製片人的羅燕女仕。沒錯,我不是早說過嘛,當製片人,中國人看來還是女生比較特出。
劉定堅非常幸運,都得到跟兩位美女合作的機會,也許我有機會成為好萊塢大片的男性製片人。無論如何,專業製片人才是重中之重,中國電影要迎頭趕上,Producer、Producer、Producer,進攻這個位置才有可能扭轉乾坤,錢多人笨肯定不成。
堅定物流 – 劉定堅
作者簡介
三十年前創作《蝦仔爹哋》,開創盧海鵬無釐頭金句,創下處境喜劇神話記錄的劉定堅,八十年代轉戰烽火連天的港漫市場,創作了最輝煌年代的《中華英雄》,並成為極少數的代表,只憑藉創作人身份,建立個人出版企業《自由人出版集團》,創作並出版了包括《刀劍笑》、《超神Z》、《狄克戀曲》、《賭聖》等等大批經典漫畫作品;及後進軍小說市場,《刀劍笑新傳》開創了周刋武俠小說神話,憑逾百部作品打開了中、港、台三地市場,經過長時間投入電影及動畫創作及製作,年多前開始進軍國內影視市場,身兼編劇、導演、製作人及投資者四合一身份,繼續挑戰更複雜的龐大市場,延展創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