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名中華廚藝學院師生日前前往汕頭,參與由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與中華廚藝學院合辦的「中華飲食文化培訓計劃 — 潮汕篇」,進行為期八天的專業廚藝學習及文化交流活動。

是次課程由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協辦,學員在省級「粵菜師傅」工程基地學習,並由多位國家級、省級導師授課,內容涵蓋滷、煮、炒、蒸、炆、焗、炸等潮菜烹調技法。課程獲潮人潮菜研究院支持,並邀得潮菜大師鍾成泉到場示範及點評。

學員在實習中製作多款潮汕經典菜式,包括豆醬焗蟹、南午燉鴨、牛肉粿條、厚朥蠔烙、紅炆白鱔等,涵蓋前菜、主菜、小食與甜品。此外,學員亦參與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包括參觀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潮人潮菜研究院,並觀賞國家級非遺文化英歌舞表演。
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副行政總裁龔明明在活動期間到訪汕頭,了解學員學習進度。她表示,基金一直支持青年參與實地學習與跨地域交流,今次讓學生與名廚互動學藝,是一次寶貴的機會,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及加強家國情懷。

中華廚藝學院院長葉漢鵬表示,潮菜講究刀工、火候與食材搭配,學生透過實地學習與與大師交流,有助掌握潮汕菜的文化底蘊與技藝精髓,擴闊視野,為日後專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國家級潮菜烹飪技能大師工作室領創人陳少俊表示,學員在課堂上展現出熱誠與專注,令人鼓舞。他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合作機會,推動潮汕文化發展。
參與培訓的中華廚藝學院中華廚藝文憑二年級學生許建翔表示,是次旅程讓他更深入理解潮汕飲食文化,對潮菜對味道及細節的要求印象深刻,並希望將所學應用於日後創作,讓更多人認識潮汕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